
君山區柳林洲辦事處永城村利用城郊的地理優勢,把傳統種植的水稻和棉花改種香蔥。辦事處農辦提供技術支持,并組織成立香蔥合作社,多方拓寬銷售渠道。目前,該村已建設香蔥基地700余畝,每畝純利潤近4000元。圖為社員們將清洗好的香蔥打包裝車。(鄧亞杰 攝)

社員們正在為板栗南瓜除草 王 瓊 攝
本報訊(王 瓊)“我今年試種成功了,明年就帶領村民們一起來種植!”近日,良心堡鎮楊兜湖村黨總支副書記張岳華帶著筆者參觀了他今年新種的板栗南瓜。板栗南瓜含糖量少、含氨基酸量高。張岳華今年種了260畝,預計畝產可以達到3000多斤。單價可達到1元。
龍蝦套養400多畝,紫薯200多畝,水果紅薯100多畝……張岳華告訴筆者,近年來,村里大力開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現在村里有中藥材種植合作社和特種水產養殖合作社,村里300多人加入,共流轉了土地900多畝,僅流轉費就帶來40多萬的收益。低保和貧困戶大部分加入了合作社,臨時務工都優先貧困戶,一年為老百姓帶來務工收入30多萬元。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