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日記
貧困群眾的需要 就是努力的方向
5月26日 星期五 天氣 晴
“叮叮叮,叮叮叮……”,我在迷糊中把手機拿起來,一看時間,凌晨4點半,本來睡意迷糊的我立馬意識清醒了,昨天晚上和村委毛主任約好了今天早上去稻田看龍蝦收獲的壯觀場面的,關掉鬧鐘后,我立馬給村主任打電話。
踩著夜色伴著淺淡的月光,我和毛主任來到種養(yǎng)大戶喻云桂家的水田處,一路上過來只見到處人聲鼎沸,光影交錯,群眾的頭燈隨著他們的視線方向不停轉動——人們在稻田里的忙碌,相互之間的呼喊,龍蝦收購商販的汽車鳴笛聲,交織在一起,好一番熱鬧的場景。喻云桂說,這幾天正好是產出旺季,他的稻田每畝龍蝦產量一天就能達到十四五斤,收購價也很不錯。看著他滿臉的笑容,我由衷地為他感到高興。
走過喻云桂家稻田,鄰近就是貧困戶劉作術家的水田,劉作術是在這個月的精準識貧中被新識別的貧困戶,他兒子劉育強在2015年被檢查出肺部惡性腫瘤,前期治療費用已經花費近20萬元,典型的農村大病致貧情況,因為治病,不但讓原本家境不寬裕的他們一貧如洗,還欠下了不少外債。因為時常要帶兒子去岳陽、長沙治病,原本有17.8畝水田的劉作術流轉了10余畝給別人,自己只有精力打理剩余部分。
天邊已經泛起了魚肚白,我在不遠處看著他們兩口子在田邊忙綠的身影,卻不敢走近,生怕因為自己耽誤了他們勞作的步伐。也許是因為兒子的重病,生活的擔子過于沉重,壓彎了這個漢子本就不強壯的身軀,劉叔明明只有56歲,可是看上去起碼要比實際年齡大上10歲。針對劉叔家的情況,按照一戶一策的要求,給他制定了精準的幫扶計劃,安排了種養(yǎng)能手喻云桂協(xié)助他進行生產——相信今年劉叔家的生產產值一定會有很大的好轉!
朝陽已經慢慢地在升起,田間地頭的勞作聲依舊熱鬧鼎沸,動作快的人們已經在開始收拾東西準備回家,動作慢的也都在和商販們進行最后稱量、搬運、交易。忙碌的早晨已經慢慢接近尾聲。
陽光灑在這片土地的時候,人們已經有了滿滿的收獲,這片土地是他們美好生活的根本,是他們小康生活的起點,是他們向著夢想前進的保障。
精準扶貧重在“精準”二字,我們找準了“窮根”就能“對癥下藥”,截至目前,豐收村5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都已經制定了切實可行的精準幫扶措施。漫漫扶貧路,成效已初顯,豐收村和貧困戶在脫貧的道路上高速前行,但是離全部脫貧特別是實現(xiàn)全面小康還有不少的距離,我將繼續(xù)堅守在基層,奮斗在一線,銘記使命,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區(qū)委辦駐錢糧湖鎮(zhèn)豐收村第一書記 龔海江
編輯: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