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激起千層浪。長沙房地產“9·22新政”甫出,市場立馬就有了反應。
據報道,長沙首套房放開限購首日,長沙新房日活躍用戶提升75.7%,新房純看房用戶增加91.2%。“新政”于外也產生了“沖擊波”:北京、上海、深圳、安徽等地不少人紛紛咨詢長沙的房地產情況,一些在外打拼的湖南人甚至表露了“想回來”的意愿。更加“硬核”的數據顯示:上周,長沙市內五區商品住宅成交969套,同比上漲47%。有人據此做出解讀:嚴格限制房價的“房價模范生”長沙也“破防”了;乘洼地起跳之勢,長沙一波新的房價上漲潮即將到來。
其實,如果對政策、市場以及長沙和湖南的“品性”有一個綜合的認識,就會得出冷靜理性的判斷:放開限購是適時的調控。市場經濟中,人口、資源的流動性是經濟活躍的保障,當房價和房地產的流動性接近某個“臨界點”時,理應作出相應的政策性調整,否則人口、資源流動就會出現失衡,使經濟發展陷入被動。尤其是長沙市正致力于建設全球研發中心城市,急需四方英才和各類資源,適時適度調整房地產政策,也是大勢所趨。
7月24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在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時強調,“要積極擴大國內需求,發揮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要提振汽車、電子產品、家居等大宗消費”。住房消費的恢復也是帶動居民消費全面恢復的關鍵,對穩定宏觀大盤意義重大。
既然長沙房地產新政的“靴子”落地,市場會不會迎來一輪報復性漲價,自然是各方關心、關注的話題。長沙市既有“房價模范生”標簽加身,又有近年來因合理定位產業發展而獲得的滿滿“幸福體驗”,保持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繼續保持在大中城市中的相對低位將是其必然選擇。由此可以相信,長沙調控房產市場的“工具箱”里,肯定會有更多選項。
當然,“放開限購”并不意味著“放任不管”。畢竟資本的“野性”總是天然地存在,如果完全放任,它就有可能如脫韁野馬狂奔。在曾經的房地產“狂歡”中,資本“野性”曾展露無遺。這次限購松動之后,一些房地產商亦躍躍欲試。有媒體爆料稱,某置業公司在9月22日連夜舉行內部會議,決定取消折扣審批,將住宅產品價格上浮3%,每平方米漲價200至300元。
從另一方面看,長沙擁有省內其他城市無可比擬的市場優勢,如果一味放任房地產新政產生“虹吸效應”,將給次級城市帶來不可承受之重。作為省會城市和全省重要“核心極”,長沙市必須樹牢擔當意識和全局觀念。因此,密切關注市場態勢、充分借助契稅政策等杠桿,防止房價過快上漲、防止樓市過熱,是長沙政府部門應有的施政取向。
來源:新湖南 ? 銳見
編輯:鄧亞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