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時代的發展脈搏中,鄉村正經歷著一場前所未有的轉型與升級。從“一時美”到“持續美”,和美鄉村不再是夢想,而正在成為現實。打造和美鄉村,猶如烹飪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田園佳肴,需兼顧“宜居”“宜業”與“和美”三大要素。
公共服務應“以人為本”。公共服務是衡量鄉村宜居程度的重要標尺。在推進公共服務普惠化的過程中,要加快城鄉公共資源均衡配置,讓基本公共服務供給由注重行政區域覆蓋轉向注重常住人口服務覆蓋,特別是聚焦教育、醫療、養老、社會保障等基礎性、兜底性、普惠性公共服務事項,優化投入,補齊短板,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此外,強化村級綜合服務設施建設,提升公共服務職能,創新服務方式,簡化辦事流程,讓鄉村公共服務更加貼近民心,更加便利快捷。
人居環境應“內外兼修”。良好的人居環境是鄉村宜居的直觀體現。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方案》,以農村廁所革命、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為重點,分區域、分步驟、分階段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同時,持續開展村莊清潔行動,推進鄉村綠化美化,改善村莊公共環境。明確產權歸屬,建立長效管護機制,確保農村人居環境基礎設施的高效運行和持續改善。
鄉風文明應“靈魂塑造”。和美鄉村不僅要有優美的自然風光和舒適的居住環境,更要有醇厚的鄉風文明。強化鄉村有效治理,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健全黨組織領導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創新治理方式,引導農民全程參與鄉村建設,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開展“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宣傳活動,重塑和諧共生、和而不同、和睦相處的鄉村文化內核及精神風貌。同時,傳承優秀傳統鄉土文化,賡續紅色文化,發掘鄉村多元價值,推動鄉村自然資源增值,促進傳統鄉土文化與現代文明融合發展,讓鄉村文明展現出獨特魅力和時代風采。
隨著時代的發展、資源的加速匯集、農民的深度參與,鄉村將從物質富饒走向精神豐盈,從單一的生產空間轉化為多元的生活空間,成為城鄉融合發展的新引擎,鄉村振興戰略的新高地。
來源:今日郴州
編輯:鄧亞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