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對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著力完善現代旅游業體系,加快建設旅游強國,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行穩致遠”。
旅游業作為綜合性強、資源豐富的“朝陽產業”,在我國的發展前景愈來愈好,重視文旅行業相關的“詩歌”經濟,也迎合人民群眾對精神文化日益高漲的需求。自2023年以來,國內旅游市場高潮迭起、活力滿滿、強勢復蘇,湖南更要抓住機遇,在“重塑恢復”向“創新繁榮”的道路上鋪好文旅事業的簇簇“鮮花”。
夯實基礎,尋覓文化底蘊,要“種花寫詩”。“山光物態弄春暉,莫為輕陰便擬歸。”數據顯示,全國已建成A級旅游景區1.57萬家,去年全國A級旅游景區直接就業人數超過160萬人,帶動就業總數超過1000萬人。禪宗講“尋見本心”,一座城市的心就在一個個村鎮、一座座建筑、一條條古巷之中,每一處都含蓄著一段故事,用心講好每一段故事,才能更好帶動相關產業發展,賦能高質量發展。
保駕護航,維護城市色澤,要“護花讀詩”。“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近期各地文化和旅游部門深入開展旅游服務質量提升行動,持續加碼規范旅游市場,積極推進未經許可經營旅行社業務和“不合理低價游”的專項整治工作,并建立了常態化的暗訪評估機制。從政策到市場,合力建設好、保護好、修整好一座城市的“招牌”,才能使文旅潮“一浪接一浪,浪浪有回響”。
四海揚名,歡迎八方來客,要“賞花品詩”。“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今年一季度,文旅市場蓬勃發展,國內出游人次14.19億,比上年同期增加2.03億,同比增長16.7%。從消費力度上看,游客出游總花費1.52萬億元,同比增長17.0%。要發展地方特色旅游,做好交通出行、餐飲住宿等方面的服務配比,升級適應更高體量的文旅活力,向國際文旅潛力大膽招手。
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表示:“一切能夠滿足多樣性、個性化需求的旅游場景和空間,都將會成為廣大游客追捧和向往的對象。”因為氣候炎熱,湖南屬于傳統意義上的夏季旅游淡季省份,但近年來,夏季旅游非但淡季不淡,反而異軍突起成為熱點。隨著新玩法、新業態的涌現,乘“熱”而上的“夜游經濟”也成為多地亮眼的風景線。“水天溶漾畫橈遲,人影鑒中移。”不斷豐富的消費供給,不斷涌現的新產品、新場景,正持續激發文旅市場的消費活力。
來源:新湘潭
編輯:鄧亞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