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君山區政府收到一份發自臺灣的包裹,包裹內是一面來自臺灣同胞連凰岑女士贈送給君山區委臺辦的錦旗,上面寫著“秉公守護臺胞權益,實干書寫和諧篇章”。
“太感謝你們了!我還以為這次事情要拖特別久呢,沒想到這么快就幫我協調好了,君山區委、政府是做實事的。”連凰岑連聲致謝。連凰岑女士是臺灣省臺北市人,2013年1月6日,連凰岑在君山區買了一塊面積為130畝的林地,總價26萬元。兩年后并未營利,但是2015年許市鎮鋪子嘴村蔓延至黃金村的一次失火,將她的林地燒毀了,于是地就荒廢了。
2020年,黃金村進行村內拋荒林地改造柑桔園的工作,考慮到連凰岑的林地經營不善并且荒廢了好幾年,就一并劃入到無人的荒地進行改造,打造成黃金村“一村一品”的特色果園,以產業發展為支撐,通過集體經濟增收的鄉村振興新路徑,進一步激發鄉村發展的內在動力。
2024年6月26日,連凰岑再次來到許市鎮黃金村準備重新啟動林地進行經營,發現自己的林地變成了柑桔園,立馬找到黃金村村委會了解情況。
“這塊地我買下來了的,有合同證明,你們不經過我的同意怎么能擅自使用呢?”連凰岑十分不滿,認為黃金村應該按合同賠償自己損失,包括買地的13萬元、投入造林資金6.6萬元以及投資收益損失和違約賠償等。而黃金村認為連凰岑女士履行合同不到位,不應賠償。原來現在的黃金村是2012年底由原墩堰村、高灣村和黃金村三村合并而來的,當時簽合同時的具體聯系人均為原黃金村村委會人員,在村務工作交接時可能漏提買地一事,所以2020年改造時沒有人與連凰岑聯系。由于觀念不合,此次協商不歡而散。
2024年8月20日,市委臺辦將臺灣居民連凰岑女士與君山區許市鎮黃金村林地合同糾紛事件反饋給君山區委臺辦,區委臺辦高度重視,立即成立了專項調查小組,多次現場調查協調還原事實真相,同時咨詢司法部門相關法律法規并進行雙方溝通。
“臺灣的同胞來君山區投資是難能可貴的事情,我們一定要加緊處理,不能寒了臺灣同胞的心。”區委常委、區委辦主任,區委臺辦主任易俊良親自調度,與連凰岑電話、視頻語音等進行溝通對接,向她講明此次糾紛的矛盾點所在,并且將打官司的利害關系一一展開同她一起分析。“你看你現在在北京吧,過來打官司你要往返君山、臺灣好幾次,路上會耽誤大量的時間和金錢,我們一起找個方案大家處理好,當然是皆大歡喜的。”工作人員和連凰岑溝通道。
終于,通過近二十余次的溝通協商,終于得到連凰岑的諒解,雙方簽訂解除合同協議書,黃金村將13萬元合同款返還給連凰岑女士。至此,此件涉臺糾紛圓滿解決,連凰岑女士于2024年11月28日制作“秉公守護臺胞權益,實干書寫和諧篇章”的錦旗贈送給君山區委臺辦。
此次事件,許市鎮通過流轉荒地完成了黃金村“一村一品”的土地改造,發展了村集體經濟,切實帶動了農民群眾增收致富。但是由于對接失誤,造成了與臺灣同胞的林地合同糾紛問題,君山區委臺辦及時反映積極解決,保障了我區村級經濟發展的同時,未損害臺灣同胞的情誼,完美解決了此次糾紛。
來源:君山區融媒體中心
作者:湯可可
編輯:張佳玲